作者: 刘世军 信息来源: 天长市广陵街道 发布时间:2020-07-20 浏览次数: |
“刁庄组的老党员谢金山,老伴80岁寿宴办得‘很一般’,不收礼金不唱戏,不放烟花不祝寿,在以往流行大操大办的祝涧村,这次宴席上只上了10个炒菜,俭朴得令人十分不测!”近日,在天长市广陵街道祝涧村,村党支部书记董巨松原以为老谢要办场风光体面的寿宴,但是他却与亲朋好友相约,不收礼金、不放烟花、不祝寿,办了一场节俭而又热闹的八十寿宴,在该村被传为佳话。
为根治红白喜事大操大办,塑造文明优美的乡风民风。近年来,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指导各村(社区)将移风易俗写入村规民约,通过构建“一会一约一队”机制、制定红白喜事办理章程、开展持续的宣传教育、深化办事和严格监管,及时刹住了大操大办攀比之风。在减轻群众经济负担的同时,把更多群众从大操大办中解脱了出来,在润物无声中厚植了淳朴民风,促进了乡风文明,带动了乡村全面振兴。
“以前,村里哪家有红白喜事,村干部往往都要到场,随份子是小事,有事不到场,户主就会认为村干部看不起本身,考虑到以后工作好开展,即便不情愿也得硬着头皮去,往往会耽误村里正常工作。”该市广陵街道祝涧村一名干部坦言。现在好了,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深入人心,更可贵的是“喜事新办不代表不幸福、丧事简办也不料味不体面、厚养薄葬更不等同于不孝顺”的理念渐渐融入本地群众的心中。这是近年来天长市唱响新时代文明实践好声音,持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,创造优美乡风的一个缩影。从2019年起,天长市把“婚事新办、丧事简办、其他事补办”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“一号工程”,广陵街道把移风易俗写入村规民约,成立红白理事会,组建移风易俗志愿办事队,着力引导广大群众破除陈规陋习,倡树文明新风。
村看村、户看户,党员群众看干部。一方面,广陵街道通过建立完善党员干部操办婚丧事宜报告制度、纪律约束,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,使其当好“领头雁”、“火车头”,发挥好“关键少数”的作用,让移风易俗的不雅观念和行动在群众中遍地开花。另一方面,通过广泛开展主题党日活动、党员大会和签订责任书等多种形式,让普通党员带头做移风易俗的引领者、践行者和监督者,以正确导向和行为示范带动广大群众转不雅观念、破旧俗、树新风。
“现在,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志愿者队伍,经常到村里文化广场开展移风易俗表演、播放革命电影、健康体检和各类政策宣讲等文明实践活动,全村家家和美,户户欢乐,人人都自觉地移风易俗,处处都传递着新时代文明实践好声音!”广陵街道祝涧村离任老书记刘学贤由衷地称赞道。
“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,特别是群众身边的典型是推进移风易俗最鲜活的教材,是新时代文明实践最生动的案例,看得见、摸得着,认同感强。”广陵街道宣传委员表示,移风易俗正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,注入了强劲发展活力。